> 文章列表 > “饥啄鼎啭巅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饥啄鼎啭巅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饥啄鼎啭巅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饥啄鼎啭巅”出自宋代白玉蟾的《双鹊》。

“饥啄鼎啭巅”全诗

《双鹊》

宋代 白玉蟾

苍然东阿松,上有乌鹊枝。

双双噪西风,而背夕阳归。

双飞复双止,长与苍松期。

饥啄鼎(左口中邕左隹)啭巅,渴饮闽水湄。

莫苦飞太远,咫尺成相思。

《双鹊》白玉蟾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双鹊》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作品。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中文译文:

苍然东阿松,

上有乌鹊枝。

双双噪西风,

而背夕阳归。

双飞复双止,

长与苍松期。

饥啄鼎啭巅,

渴饮闽水湄。

莫苦飞太远,

咫尺成相思。

诗意:

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中的双鹊为题材,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离别的思考。诗中的双鹊栖息在苍翠的东阿松树上,它们随着西风一起鸣叫,但背对着夕阳归巢。双鹊时而飞翔,时而停歇,长久以来与苍松树相伴。它们饥饿时啄食着鼎山上的昆虫,口中发出悦耳的声音;口渴时则饮用福建水湄的清水。诗人告诫双鹊不要飞得太远,因为距离近得咫尺,却能产生深深的思念之情。

赏析:

《双鹊》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中的双鹊,表达了友情和离别的主题。诗中的苍松、乌鹊、鼎山和水湄等形象都展现出生动的画面感。双鹊作为自然界的伙伴,与苍松树长久共存,它们的飞翔和鸣叫,以及相互依偎的场景,呈现出一种深厚的友情和默契。然而,诗人也透露出离别之情。双鹊背对夕阳归巢,暗示着即将面临分别的命运。诗人通过双鹊的命运寓意,借以表达人们在离别时的思念之情。最后两句诗以简练的语言点明了诗人的寄托,咫尺之间的距离却能引发强烈的相思之情。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,抒发了诗人深情的友谊和对离别的思考,给人以深深的共鸣。